1. <track id="l1e6a"><ruby id="l1e6a"></ruby></track>
    <pre id="l1e6a"><strong id="l1e6a"></strong></pre>

    歡迎瀏覽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網站!
    国产v片在线播放免费无码|华人国产在线91精品资源|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亚洲婷婷月色婷婷五月小蛇

    1. <track id="l1e6a"><ruby id="l1e6a"></ruby></track>
      <pre id="l1e6a"><strong id="l1e6a"></strong></pre>

      業務進展
      礦產地質
      環境地質
      基礎地質
      生態地質
      災害地質
      能源地質
      城市地質
      自然資源調查
      國土空間規劃
      在線調查
      • 您最喜歡的省內地質遺跡是哪個?
      陜西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陜西嵐皋南宮山國家地質公園
      翠華山山崩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耀州照金丹霞地質公園
      自然資源調查
      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在陜北再次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來源: 三秦地質 | 作者:康璐燕 | 時間:2019-09-23 11:24:41 | 人氣:

        原標題:恐龍,你是來看丹霞的嗎?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陜北丹霞地貌吸引了大批中外專家學者及游人前來,絡繹不絕的“游客”中也有恐龍嗎?

        日前,陜西省地質調查院的地質專家在靖邊縣發現9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繼2017年在陜西省神木市發現實雷龍、恐爪龍類足跡后,再次在陜西北部早白堊紀時代地層中發現的恐龍行跡。新華社、陜西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新聞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也掀起眾多地質、古生物專家及恐龍愛好者的研究熱潮。

        發現“可疑”足跡,難道是恐龍留下的?

        2019年6月23日,陜西省地質調查院陜西省丹霞地貌調查項目17個野外調查組與無人機航測組,在按計劃、分片區對靖邊縣龍洲丹霞進行野外路線調查和開展空中傾斜測量作業時,發現了恐龍足跡化石。次日,陜西省丹霞地貌調查項目成果集成組組織專家對其進行了現場調查,現場初步確認發現的多處恐龍足跡為獸腳類恐龍所留。

        專家團隊現場調查,恐龍足跡是否為真?

        9月18日,陜西省地質調查院邀請中國恐龍研究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團隊來到靖邊,與陜西省地質調查院正高級工程師唐永忠一起,再次對這些恐龍足跡及其沉積環境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分析確認其為恐龍足跡。專家們通過現場勘察以及對地層、形態學等信息的分析,認為這些化石上留下的行走模式非常清楚,分布在紫紅色砂巖上,以連續凹型的形式出現,有5組行跡較長,保存完整且清晰;其中一組足跡保留有較清晰的趾痕。經初步判斷,這些恐龍為肉食性獸腳類恐龍,個體相對較小。發現的9組行跡是距今一億年左右的恐龍足跡。

        陜西范圍,恐龍還曾在哪里出沒?

        “陜西有著豐富的恐龍足跡,主要分布在中生代鄂爾多斯盆地邊緣的神木市及子洲、銅川、旬邑縣,陜南則分布在商丹盆地商州、山陽與漢中鎮巴等地”,陜西省地質調查院正高級工程師唐永忠介紹說。

        2017年,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在神木市中雞鎮發現了多處動物足跡,包括恐龍足跡3處,小型四足動物足跡2處。這次發現的恐龍足跡與2017年在神木市發現的恐龍足跡形態有明顯差異,足跡看起來如同小腳丫。從恐龍行跡看,這些可能是它們從沙丘向小湖泊邊行走留下的足跡。在陜西北部的沙丘及沙漠湖泊地帶發現恐龍足跡非常罕見,對研究該地區的古氣候、古地理和地層對比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提升了丹霞地貌的科學價值與內涵。隨后,陜西省地質調查院地質專家將對恐龍足跡化石開展恐龍與沉積環境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頂髻(靖邊龍洲-王天明攝)

        一探究竟,恐龍是來看丹霞的嗎?

        近年來,陜北丹霞地貌研究成果和科考活動引起了極大的社會關注,吸引了大批中外專家學者及游人赴陜北進行研究、觀光??赐晷侣?,我們不禁好奇,一億年前的陜北丹霞是什么樣?恐龍來到這里時能夠欣賞到美麗的丹霞景觀嗎?

        恐龍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年至6500萬年前,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據邢立達副教授介紹,此次發現的9組行跡是距今一億年左右的恐龍足跡,生活在四季溫暖如春、萬物繁盛的早白堊紀。

        龍洲丹霞地貌

        陜北地區巖石組合反映沉積環境為沙漠相,恐龍足跡化石分布于沙漠湖及湖濱環境,動植物反映出以干旱為主較為濕熱的古氣候條件??梢韵胂?億多年前,這里河湖縱橫、鳥飛魚躍、水草肥美,曾經鄂爾多斯“大草原”是那么美麗和富有詩意。所以,當時并未形成如今我們所見的丹霞地貌,恐龍可不是來看丹霞的哦!

        專家分析,恐龍出沒為哪般?

        陜西省地質調查院正高級工程師唐永忠介紹說,“恐龍足跡化石是研究恐龍生理和生活習性的重要材料,在特殊條件下才會形成,因而非常難得。形成和發現恐龍足跡化石是低概率事件,它至少需要滿足3個條件:首先,恐龍將要經過的地面泥沙軟硬適度,便于恐龍在行走之后留下足跡,并保存一段時間。太硬,龍足留不下腳印;太軟,腳印無法保存。其次,恐龍有幸剛好從這樣的地方路過,并把腳印留在軟硬適度的地面上。其三,腳印被破壞之前,迅速覆埋,形成化石。”根據對當地大環境分析,這片區域當時應該是沙漠湖,恐龍覓水的過程中,在沙灘上留下了這串足跡。